叫了一千多年的“郑州”,咋被人记住的是“郑县”?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张丛博

最近因为双槐树遗址“河洛古国”的重大考古成果发布,大河报河之洲发了多篇稿子,引发热议。在这些热议声中,“郑县”的出镜频率不低,不少人以此表达郑州历史远不如邻居汴洛深厚。

至于历史深不深厚的比较,当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里不做讨论,但“郑县”这个名字,人们误解颇深,值得好好讨论一番。

网友在文章下的留言

郑州在成为省会之前,真的一直叫郑县?

郑州这个名字的历史到底有多长?

郑州名称变迁脉络具体怎样?

今天,咱们就翻翻陈芝麻烂谷子的往事。

◆隋唐至明清,郑州八次为州

在郑州市政府官网对郑州历史的介绍里,有这样一句话:“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在此设州”。

郑州市政府官网介绍

郑州之称,最早始自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之后自隋至民国2年,长达1320年的时间里,八次为州。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郑州筑城,城围九里三十步,高三丈五尺,城东西门相对,南北两门之南门偏西,北门居中。州治背北向南,正对南门,即现在的管城回族区政府所在地,面对南大街。

自公元621年至1887年的1266年间,郑州城的空间秩序未变。

宋朝大文豪苏轼的代表作品之一《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可以算是一个例证。

郑州

当年,25岁的苏轼中进士后,被任命到陕西当判官,这离开京城赴任,弟弟苏辙依依不舍,从汴京开封一路骑马,送了我一程又一程,直到郑州西门之外。

如果你穿越到宋朝,给苏轼当向导,想当然地不提郑州提郑县,东坡先生一定会是懵的表情。

到了清代,郑州为直隶州,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将郑州直隶州降为属州。

当然,古代郑州的管辖区域不断发生着变化,与管城、荥阳、原武等分分合合,但郑州的名字始终都在。 

郑州

◆郑县是民国才有的称呼

1913年,郑州废州置县,这也是郑县之名的由来。之后持续至1948年10月设立郑州市。中间,1929年至1931年曾短暂设市。

所以提到郑县,连百科的解释分为“战国置”和“民国置”两个说法。前者是:郑县,古县名,在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华州街道附近,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郑国所在地。后者是:1913年改郑州为郑县。

古代郑县在陕西

这就要说到民国二年(1913年),“废州府存县道”的这次行政区划改革。其影响深远,改变了全国众多城市的名字。除了郑州改称郑县外,连杭州也当时称为杭县。

在河南也有一些州从此以县为名。比如信阳的潢川县。清代时,潢川名为光州,地位相当于地级市,下辖光山、固始、息、商城4县,因为1913年废州设县,为避免与光山县名字冲突,因潢河穿城而过,遂改光州为潢川县。

潢川县曾叫光州

自此,许多过去以州为名城市,便改以县为名。当然,也有郑州等城市,因为行政区划地位的提升,再度恢复了原来的州名。

1948年10月22日,刘邓大军解放郑州。1954年郑州市成为河南省省会。

◆为何人们记住的是郑县?

算下来,郑州被叫“郑县”,也仅仅三十多年光阴,这对于有着3600年建城历史的郑州来说,只占百分之一,可谁也没想到居然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以至于不少人觉得,郑州在当省会之前,一直叫郑县。

  • ①原因一:郑州火车站最初名字被误叫“郑县站”

这可能要从“火车拉来的城市”这个说法,来讲起。

关于郑州火车站的最初命名,多年以来的说法都是“郑县站”。

郑州东风渠的雕塑为郑县站

不管是郑州火车站官方的“郑州车站站史厅”、《郑州车站志》,还是媒体的相关报道、百度百科,抑或是郑州东风渠1904公园的雕塑,都无一例外地认为:1904年卢汉铁路郑州火车站刚建成时叫“郑县站”。

郑州火车站内的介绍,始称“郑县站”

而这应该是个谬误。

因为1904年,卢汉铁路修通时,郑州还叫郑州,火车站竟然不叫郑州站叫郑县站?一下跳到1913年之后的历史地名,只是说是时空穿越了。

京汉铁路图上是郑州

而光绪三十四年(1908)上海商务印书馆发行的京汉铁路图和行车时刻表中,红色繁体的“郑州”字样清晰可见。在行车时刻表上,列车南下北上停经的站名,明确标出的也是“郑州”。

毫无疑问,郑州站开通的时候,就叫郑州站。

行车时刻表是郑州

可这个说法,人云亦云,以讹传讹,郑州与火车的紧密联系,扩大了这个谬误的传播广度,逐渐让“郑县”二字深入人心。

  • ②原因二:“郑县”之名距离今天时间近,易被记住

相比前天的事,人们更容易记起来的是昨天的事,对一个城市也是如此,记起郑州之前上一个名字郑县,要比继续上溯到清朝容易得多。

当奶奶们从小给你讲郑县的故事,当然你记住的会是郑县啦!

  • ③原因三:郑州人喜欢拿“大郑县”自嘲

除了被兄弟城市称为“郑县”外,在郑州生活工作的人也喜欢拿“大郑县”自嘲。

坦白说,在郑州的发展中,前几年经历过“阵痛期”,修高架,修地铁,修BRT,城中村拆迁,几乎全城处处是工地,让“郑州郑州天天挖沟,一天不挖不叫郑州”的顺口溜再度流传。

当时市民的幸福指数有所降低,也导致埋怨自嘲的声音不断,甚至出现了郑州“屌丝之城”的称号。

郑州人曾经的自嘲

自嘲“郑县”是觉得,城市的管理水平和建设并未让市民满意,不像是省会城市的水准。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郑州几乎是一座移民城市,天南海北的人们相聚中州,带给了城市包容开放的城市性格的同时,也让郑州的个性不突出,而新市民对城市历史的并不十分了解。

当一次次“大郑县”的自嘲在互联网传播的时候,年轻人便接受了这个名称,甚至也会跟着应和几句。

◆背后折射市民的心路演变

近年来,郑州驶入发展快车道,市民的幸福指数和自豪感节节攀升。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国家中心城市、自贸区、中欧班列等为郑州注入强大活力,上合组织成员国总理峰会、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2019年国际乒联世界巡回赛总决赛等盛会不断。

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尤其让市民有获得感的是市容市貌的极大改善。城市精细化管理下的郑州,街道风景越来越美,人居环境大大改善,甚至频频登上正面热搜,比如郑州巩义发现5000多年前河洛古国、郑州连心里成网红路等。“郑县”名字,最近几年明显被提的少了。

郑州街道

当然,这篇文章并非要为郑州正名,而是要探究为何几十年的郑县风头缘何盖过了一千多年的郑州,这背后折射的或许是随着城市发展市民的心路演变。

◆郑州的古老与年轻出现过割裂

从哪儿来,往哪儿去,是人生的基础命题。对一个城市也是如此,连一个名字都让人一头雾水,肯定不合适。

郑州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但严格来说,古老的郑州与年轻的郑州,一度出现过割裂。这座城市的古老,过去多局限在学术圈或者城市宣传片里,而城市的年轻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成就,不断焕发出新活力。

郑州文庙

接下来郑州的发展,需要链接古今,用厚重的历史,营养城市未来的发展。眼下,大运河文化、黄河文化、商都文化等文化项目正在推进。

但需要提醒的是,一定不能忽略了市民的参与感。

◆郑州缺一个全民参与的城市嘉年华

在笔者看来,郑州缺乏一个全民参与的城市嘉年华。

洛阳有牡丹花会,开封有清明文化节与菊展,在促进旅游的同时,激发了市民的东道主责任感,也为市民参与城市文化塑造提供了机遇。

郑州商城

目前,郑州的城市品牌活动,似乎只是马拉松,不仅有郑开国际马拉松、郑州国际马拉松,连各区也在举办马拉松赛事。但这种活动形式太过单一,郑州需要一个更能激发市民参与热情的大型活动品牌。至于月季花展,由于难以像洛阳牡丹、开封菊花与城市历史紧密勾连,所以不太能扛起如此责任。

怎样的活动具备如此功能呢?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关注过“郑州设立建城纪念日”的建议。

这一天,郑州可以举办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每年的建城纪念日可以设置不同主题,文博单位、文化场所、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可以广泛参与,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纪念活动,增强居民对城市的情感。你觉得这个建议咋样?

叫了一千多年的“郑州”,被人记住的是“郑县”,这并不可悲。可悲的是,千万人口的郑州人自己,对所生活城市的历史一无所知。

来源:大河客户端 编辑:李艳

参与讨论

最新评论

    最新新闻

      大河新闻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订阅栏目

        效率阅读

      • 视频直播

        影音随行

      大河新闻App
      APP下载
      大河新闻 知己一亿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