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老子女事迹】清丰县城关镇北关村张利梅:孝的接力 爱的传续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李启松 通讯员 张全喜 王彦丰

在近日开展的清丰县第三届农村孝老子女评选表彰活动中,城关镇北关村孝顺媳妇张利梅榜上有名。

在采访中,记者意外捕捉到了张利梅鲜为人知的一个家族背景:咱们清丰县历史上“纯孝可风”的经典孝道故事就发生在她的娘家!

1977年她出生在瓦屋头镇张林子村一个世代孝道家庭,她父亲的曾祖母张葛氏曾因“割肉孝婆母”闻名乡里。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 由地方奏请朝廷,钦命顺天府书院周蒙赐匾“纯孝可风”。130多年来,张葛氏的孝行美德代代相传,受到当地群众的赞美和颂扬。如今这块“纯孝可风”匾还端端正正挂在娘家三叔家的堂屋大厅中,张利梅就是看着这块金字木匾从小长大的。

张利梅今年43岁,1995年她与城关镇北关村康永刚喜结连理。2007年8月20日,也就是她女儿康怡然出生的第12天,婆婆韩梅省突发脑出血不省人事,急得张利梅哭天喊地。丈夫康永刚在南京给人家开大货车,电话又联系不上,怎么办?她顾不上虚弱的身体,喊来好心的邻居帮忙把婆婆及时送到了县人民医院。未出满月的她一边照顾女儿,一边牵挂着婆婆的安危,几次锁好家门抱着女儿要亲自去医院伺候婆婆,都被小姑和邻居们劝回了家。经过半个月的抢救治疗,婆婆的命保住了,但落下了半身不遂后遗症。婆婆出院后,张利梅的担子更重了。除了喂药喂饭,接屎接尿,换洗衣物,他还请教医护人员学会了简单的推拿按摩技术,每天为婆婆按时翻身,定时擦洗身子。邻居们都说,就算亲闺女也不过如此吧。

张利梅说:“作为媳妇,孝顺公婆天经地义。孝顺不是做给别人看的,也不是让人夸的,只有从内心里去感激长辈,有一颗敬畏之心,你才能真正做到既孝又顺。”

婆婆出院后一直牵挂着这样一件心事

张利梅的丈夫康永刚在家排行老二,结婚前一年,康永刚的大哥康永朝因车祸身亡,大嫂当年改嫁,家庭更是雪上加霜,给老两口丢下一个仅有一岁半的小孙子。来到康家以后,张利梅就把大哥的儿子康世明当成亲生一样对待,自己孩子有的,大哥家孩子一样有,自己孩子没有的,大哥家孩子照样有。自始至终尽到了一个“婶娘”应尽的义务,一直把他抚养成人。如今已27岁的康世明在外打工,每逢父亲节和母亲节,康世明总忘不了给叔叔婶子发微信、发红包问候,感激他们的养育之恩。张利梅说,大哥的孩子是公婆的一大心结。她认为让两位老人解除后顾之忧也是最大的孝顺!眼下,张利梅夫妇正忙着给康世明装修新房。她说,世明这孩子从小就命苦,总觉得有一团阴影笼罩着。俺公公婆婆最担心的是怕我慢待了这孩子。我就劝他们说,请二老放心,我一定要把世明操持到结婚成家,了却你们这桩心愿。

为了专心致志伺候好婆婆,2016年他说服丈夫辞去了开大货车的活计,在自己家办起了“彭成伞业”加工厂,虽说没有开车收入高,但随时能够帮着自己照料老人。用张利梅的话说就是:老人年龄大了,离不开人了。这样能时刻了解两位老人的饮食起居信息,照顾起来方便多了。

为了专心致志伺候好婆婆,张利梅还把7亩责任田承包了出去

谈起孝顺公婆,张利梅常说,孝道是一代一代延续的,孝顺老人并非一朝一夕一代人的事,只有把孝道基因永远传续下去,孝道的意义才能发扬光大。她是这样理解的,也是这样践行的。如今张利梅的一双儿女在父母的影响下,从小就埋下了孝道的种子。每当他们回到家里,总要先到爷爷奶奶面前“报道”一声;每当把饭做好,总要先给爷爷奶奶端过去;每当爷爷奶奶心情不好的时候,总要讲些外边的新鲜事逗老人开心;每当买到好吃的零食总不忘捎回来让爷爷奶奶也尝尝……只要孙子孙女一回家,两位老人比什么都高兴。

张利梅在践行孝道上,虽谈不上惊天动地,但她的孝行影响着许许多多的人。她的事迹告诉我们,只要把孝做到平常,做到一点一滴才能诠释出孝道的真谛。

来源:大河客户端 编辑:程永兵

参与讨论

最新评论

    最新新闻

      大河新闻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订阅栏目

        效率阅读

      • 视频直播

        影音随行

      大河新闻App
      APP下载
      大河新闻 知己一亿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