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34年的见面!78岁的母亲一下瘫坐在地上 儿子:我想好好陪着我老娘

1985年农历四月十八这天,对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的老马一家来说,用“锥心刺骨”四字形容并不为过:9岁的小儿子走失,母亲张香菊从那刻起,开启了34年漫长又苦痛的寻子之路。

2020年1月1日,张香菊坐在酒店包间内的椅子上,78岁的她,头发花白,脸上沟壑道道。她眼睛湿润,紧紧握住侄女的双手——再过一会儿,她找了34年的儿子,就要回来了。

“找不到马杰,我就算死了,也闭不上眼”

小儿子丢失,这是张香菊后半辈子最大的痛苦和绝望。

1985年农历四月十八,是每年收麦子的时节。老马一家老老少少赶去收麦子,一不留神,小儿子马杰不见了。

“我找啊找,那时候不像现在,我们四处打听,有一点信儿,家人就赶紧过去问。”回想起34年的寻子路,这位78岁老人的眼中,有着死水一般的绝望,“中间被骗过很多次……后来再有人跟我说,有人找到了我小儿子,我不敢信了。”

“不知道这么多年,他吃饱没有,过得咋样?我想见他啊!”张香菊说,马杰的爸爸在15年前去世,临终之前,老爷子看向门口,嘴里嚷着,“小杰,你咋站在门口,你咋不进来看看你爸?”

想起老伴儿临终前都没有找到小儿子马杰,心里嘴里念叨的都是他,张香菊泣不成声:“找不到马杰,我就算死了,也闭不上眼!”

马杰的堂姐马仙对记者说,34年间,他们从没放弃过寻找马杰。山西、湖北、安徽……只要有疑似马杰的消息,不管多远,他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去求证,为的,就是能早一天让马杰回到家人身边。

“大娘年纪大了,快80岁的人,总念叨着,怕自己走了,小杰还没有找到。”马仙脸上写满坚定,她说,“我给大娘保证,就算她没有熬到小杰回来,我还年轻,我一定要找到小杰!”

2011年,马杰的舅舅将马杰的信息传到网上,宝贝回家寻子网的志愿者小涛看到,留了意,通过各种渠道挖掘马杰的信息。2019年10月2日,还在假期中的他接到了另一位志愿者的消息:马杰可能找到了!

“我赶紧联系马杰的家人,告知他们有疑似马杰的信息,要进一步通过DNA比对,确认身份,可是老太太并不相信。”小涛说,他理解张香菊。几十年间屡次被骗,虽然张香菊寻子之心强烈,但是年纪越大,越承受不了认亲失败后再次陷入绝望的打击。

家人不断地劝说,加上张香菊本身对寻子的执念,她还是同意了,通过提供样本,与马杰进行DNA比对。

“2019年11月,第一次的比对结果出来,显示张香菊和马杰确为母子。”小涛告诉记者。考虑到马杰的父亲已经去世,单亲源的样本比对可能会存在误差,宝贝回家寻子网本着谨慎的原则,又一次对样本进行了比对。

“前几天第二次结果才出来,显示两人为亲生母子无误。”说到这里,小涛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于是我们正式通知了马杰的家人,可团圆了!”

迟到34年的见面,母子俩泪眼婆娑,终得团圆

1月1日上午近10点,马杰在志愿者的带领下,来到了母亲张香菊所在的酒店楼下。张香菊听说后,难掩激动,在旁人的搀扶下,她迫不及待地站起来,一步又一步,这个已近耄耋之年的老人,以自己可以做到的最快速度,朝小儿子所在的方向走去。

酒店楼下,近子情更怯,也可能是阳光有些刺眼,张香菊眯着眼睛,慢慢放缓了脚步。

“妈!妈!妈!”一声声饱含深情的呼唤,马杰快速向张香菊奔来。张香菊不敢相信似的,她睁大眼睛,一只手拉住马杰的胳膊,另一只手颤颤巍巍地,抚摸着马杰的脸。像是知道母亲想要确定什么,马杰把头偏过去,让母亲看到、摸到左耳朵旁的小肉球。

“小杰……小杰!”张香菊缓慢又悲恸的声音传到在场每一个人耳中,30多年的期盼,此时此刻化作对儿子一声声热切的呼唤。她双手紧紧抱住儿子的胳膊,满含热泪,用无尽的爱意和愧疚注视着眼前的小儿子。

马杰上前抱住母亲,老人像是支撑不住,一下瘫坐在地上。

母子俩抱着痛哭,马杰眼中亦是满满热泪,但有着亲人重逢后的热烈和踏实。他把年迈的妈妈搀扶起来,哪怕事先已经做了两次DNA比对,结果准确无误,为了宽慰母亲,或许也想将母亲拉回与他共同拥有的记忆中,马杰掀开衣服,撸起袖子,给张香菊展示自己身上因年幼调皮留下的伤疤,也向张香菊再次证明,自己就是她念了三十四年的小儿子。

“几十年我没有家,过年的时候,只能躲在屋子里哭”

失散多年,曾经的稚嫩儿童,已经长成了年逾四十的中年男子。

马杰个子并不高,跟张香菊差不多。母子相认后,张香菊紧握儿子的手不放,她细细地打量着小儿子,不断念叨,小杰没长高,肯定是这些年吃不好,营养跟不上。她哽咽道:“他爸个子高,三个哥个子也高,(小杰)肯定是没吃好。”

周围人问她,跟小时候的马杰像不像?她回答:“小时候黑,没现在白,不过小时候小杰的牙可齐整。”

马杰有点龅牙,他不好意思地说,自己是在广西帮人看甘蔗摊的时候,啃甘蔗啃出了一口龅牙。

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走失的34年间,马杰心中始终萦绕的信念就是:回家,不惜一切代价回家找妈妈。

“那天,我被一个女的拿的五块白色小月饼骗走,我记到现在。”马杰回忆道。

吃着月饼,他跟着这个女的来到火车站,女的说要给马杰买双鞋,让马杰等着她,然而这么一等,就是3天。

“3天,我实在太饿了,就进了火车站,扒上了火车,来到了湖北。”马杰说。

从此,马杰过上了流浪的生活。3年多,他以地为席,哪里避风,晚上就睡到哪里,平日里,他靠捡瓶子度日。

大概12岁的时候,有一天,他在一处山沟里,被两个男子带到一户人家里收养。

“干爹干娘让我上了学,不过我过得不好,干爹对我还行,干娘不好,我不是亲生的,她老打我头。”一年后,马杰不堪干娘的虐待,他逃出了这个临时的家,又开始了漫长的流浪生活。

“16岁,我开始找家。”没有身份证,马杰成了“黑户”。流浪的这些年,他去过南阳、驻马店、洛阳、郑州,甚至去过广东、广西。

没有文化、没有身份证,他没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只能做最苦最累的活儿,甚至几度靠捡垃圾为生。

说起自己几十年的经历,马杰倒还乐观:“我倒没觉得太苦,帮助我的人也有很多,他们都在帮我找家。我最难过的就是,几十年我没有家,过年的时候,别人都热热闹闹跟家人在一起,我只能躲在屋子里哭。”

一旁的张香菊听儿子讲述这几十年的生活,心疼地哭了起来,她嘴里念叨着:“我对不起你,妈对不起你!”马杰赶紧安慰母亲,他抹去母亲的泪水,一个劲儿地说:“你没有对不起我,没有对不起。”

谈起未来的生活,马杰说,他最想做的,就是陪在母亲身边:“我想好好陪着我老娘,跟她一直一直在一起。”

来源:河南商报 编辑:赵红玲

参与讨论

最新评论

    最新新闻

      大河新闻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订阅栏目

        效率阅读

      • 视频直播

        影音随行

      大河新闻App
      APP下载
      大河新闻 知己一亿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