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者》角色原型是咱河南人!我国首位登山英雄!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于扬 李玉坤

核心提示

“啥,零下70多度?”

75岁的周口市西华县纸坊镇南流村村民李树莲瞪大了眼睛,她至今也无法体会如此极端低温有多可怕。59年前的1960年,她婆家大哥王富洲,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肩负“为国登山”使命,爬上了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

如今,以王富洲为原型拍摄的电影《攀登者》正在热播,李树莲和亲友们还没有来及看,对于她们来说,富洲登山的事迹早已了然于心。遗憾的是,作为我国乃至世界首位从北坡登顶珠穆朗玛峰的运动员,王富洲已于2015年因病离世,享年80岁。

斯人已去,精神永存。从他儿时成长的故乡到中学时代的母校,“富洲精神”和他的爱国主义情怀一直都在,并不断激励着后人,成为大家津津乐道、引以为傲的事情。

肩负使命,小伙王富洲为国登山

雪域顶峰,珠穆朗玛。

1960年5月24日早上9时许,老家麦子即将成熟的时候,25岁的王富洲和队员贡布、屈银华、刘连满从海拔8500米的营地出发,历经19个小时克服种种艰难险阻,于25日凌晨4时20分从北坡登顶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而完成人类历史上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壮举,在我国乃至世界登山史上写下光辉篇章。

鲜为人知的是,根据有关资料和电影披露的情节,这是一次“被逼登山”的行动。因为1960年以前,与我国相邻的某国并不承认这座世界最高峰在我国境内,甚至有一种声音称:“你们都没爬上过顶峰,怎么能说是你们国家的呢?”于是,我国组建登山队,誓言问鼎珠穆朗玛峰,把五星红旗插在自己的领土上。

而实际上,登顶地球之巅,也一直是老一辈登山家们的梦想。新中国成立后的1960年,国家体委决定由中国人单独组队,从北坡挑战攀登珠峰。基于这一背景,刚从北京地质学院毕业两年的小伙王富洲(当时已被选入国家登山队),受命登峰。

这次成功登峰,震惊世界,为国争光。但遗憾的是,根据国际惯例,需要在顶峰留下360度影像资料才算数,但当时成功登峰在凌晨,拍摄条件不好而没有留下影像,故一直不被世界承认。所以,才有了1975年再次登峰。两次登峰中,第一次王富洲作为临时队长,第二次更是直接参与了组织领导工作。

不过,最终令人欣慰的是,1960年的那次登峰还是被国际社会承认了。电影《攀登者》,讲述的正是这两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故事。

立志高远,偏僻乡村走出登山英雄

10月9日,周口市西华县纸坊镇南流村。一场秋雨刚过,村子里湿漉漉的,老胡同里青苔翠绿,生机盎然。成熟的玉米挂满一个个农家小院,村民们正在分享丰收的喜悦。

村子中间一处有些破旧的院落,是王富洲家的老宅。虽说是老宅,也是1975年遭遇大水后重建的,更早的宅院早已淹没在那场大水之下。如今,这处现存的老宅已经无人居住了,王富洲父母、弟弟均已过世,老家尚有弟媳李树莲、侄子王秋生等人。平时老宅里不住人,王富洲的老家亲人居住在镇上,只是隔三差五回到老宅看看,打扫一下庭院,留下一份关于王富洲的故土情怀。

10月9日,大河报记者前去采访时,南流村支部书记王超进说,村里正在考虑修建“王富洲故居”,以期把英雄事迹和精神永久流传下去。

“富洲哥大我5岁,我小时候经常跟在他后面玩,俺这个村头就是沙河,富洲身体好啊,从家一口气跑到沙河边,100多米宽的河面,他一下游两个来回。”79岁的村民王新乾如今已经老态龙钟,但回忆起儿时和王富洲玩耍的往事,他又高兴得像个孩子。

村民们回忆,王富洲考入大学之前,都是在南流村度过的。1952年,他在离家70多公里外的淮阳中学就读时,父亲不幸去世,从此与母亲相依为命。儿时的王富洲像大多数乡村孩童一样活泼好动,村里人对他的一致评价就是,他身体条件特别好。

“那时候生活条件一般,但毕竟新中国已经成立了,基本温饱问题已经解决,无非吃得不是太好而已。富洲饭量大,干活也有劲。大家一起去割草,别的孩子一天割三四十斤都是多的了,富洲经常一个人割到50多斤。”上年纪的村民们说,不仅如此,王富洲还特别喜欢帮人,有时候害怕别的孩子割草少回家挨吵,他还把自己割的草让给其他小伙伴。

身体素质好,学习成绩也好,彼时的王富洲是村里的“孩子王”。他每每对小伙伴们谈及未来出路,都会说:“我一定得考大学,只有考上大学才能成为国家栋梁。”因为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为国争光是无数男儿的远大梦想。

终于,他在1954年考入北京地质学院。4年大学毕业后,被调入国家登山队成为一名职业登山运动员,并在同一年成功登顶苏联境内海拔7134米的列宁峰,可谓一鸣惊人。

登山精神,永远激励后人

“世界劳模”!这一称呼,是老家南流村群众对这位质朴村民的“荣誉称呼”。因为在他们看来,王富洲一直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尽管肩负光荣使命登顶珠峰,但他也不过是在完成一次无上光荣的劳动,“就像过去在生产队挣工分一样,干得越多越争光。”

实际上,王富洲身上散发出来的可贵精神,不仅仅是勤劳质朴,还有登山过程中不畏艰险、舍我其谁的英雄主义精神;还有勇往直前、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更有克服困难、勇攀高峰的积极进取精神。

他在成名后,一直牵挂着老家的乡亲和培养他的母校。1979年至1989年间,他曾两次回到祖籍南流村小学,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村里的孩子作报告,激励他们好好学习,像自己一样成为国之栋梁。

时至今日,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南流村支部书记王超进仍禁不住热泪盈眶。“人山人海,几个村的老百姓都来学校听报告,富洲叔讲自己的登山过程,我们听得热血沸腾,很多同学回来后都写作文,要当王富洲那样的英雄。”当时读小学的王超进说。

而对于他的中学母校淮阳中学,王富洲也多次“回校省亲”。1989年4月,时任中国国际体育旅行社总经理的王富洲和国家体委副主任庄则栋回到淮阳中学参观。他的到来,极大地激励了在校学生,在学校掀起了一股学习登山英雄的热潮。2013年10月,淮阳中学校庆之际,王富洲再次回到母校,并捐赠了自己用过的11件登山珍贵纪念品。如今,这些赠品陈列在淮阳中学校史馆王富洲纪念展台上,激励一代代在校学生。

此外,淮阳中学还成立了“富洲班”,用王富洲的名字命名先进班级,直接激励高三学子。

2015年7月,80岁的王富洲不幸在京逝世后,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发布体育专电,引述中国登山协会的声音称赞“以王富洲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登山家所创造的登山精神已远远超过了体育本身,已成为激励和鼓舞全国人民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动力源。”

大河报记者对话王富洲女儿:父亲召开海拔最高的党小组会议

10月8日至9日,大河报记者独家采访了王富洲的女儿王毅,以下是对话实录:

记者:王女士您好,请您回忆一下父亲给您提及过的登山历程,最令您难忘的细节是什么?

王毅:在谈到1960年攀登珠峰事迹时,他更多的讲队友事迹。如攀登接近顶峰的最后屏障第二台阶时,消防队员出身的刘连满叔叔提议搭“人梯”,而屈银华叔叔为避免踩伤战友而毅然脱掉高山靴,以至双脚严重冻伤而截肢;刘连满没能登顶,他将队友们留给他的救命的氧气瓶又留给胜利归来的战友们……

另外,父亲当时是突击队长兼党小组长,在珠峰8700米处召开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党小组会。第一个决定是,把登山技术熟练但体力不支的战友刘连满留下来。第二个决定是,确定继续往上登。父亲说:“登上顶峰是党交给我们的任务,没有氧气也要前进!”

记者:您认为王富洲先生留下最宝贵的精神是什么?

王毅:父亲80年的生命里,始终保持着河南人的质朴本色。父亲是国家的功臣,民族的英雄。他所体现的攀登精神影响和激励了无数中国青年,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为实现国家的富强,在党的领导下,不断进取,努力奋斗,创造辉煌!

他最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坚守信念。他的信念就是“无我”,读大学时吃住在校,需要在自己饭缸上写个名字好辨认,他不想写“王富洲”三个字,想来想去,既然不写我自己的名字,那不就是“无我”吗,于是就写下了“无我”。后来,这俩字就成了他的信念,包括登山成功后面对名誉和地位,他也一直强调是集体功劳,不愿过多提个人。

记者:这么多年,周口老家乡亲十分牵挂王富洲先生和家人,您有什么想对老家乡亲说的话吗?

王毅:父亲19岁离开老家读大学,后一直在京工作。由于工作原因,他回老家的次数并不太多,我陪父亲回去过几次。每次回去都能感受到家乡人民的热情和质朴,前呼后拥,畅谈回忆,家乡美食、点点滴滴,何时想起都那么亲切和令人愉快。

记者:您认为后人应向王富洲等老一辈登山先驱者学习什么?

王毅:国家给了父亲很高的荣誉,中国登山队是一个英雄的集体,他们刻苦训练、团结战斗、无私忘我、勇于攀登,铸就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登山精神。父亲是其中一员,他从来没有突出强调过个人的力量,总是说成绩归功于大家。他的一生光明磊落,忠实诚恳、无怨无悔,先人后己、知足感恩,这些人性的光辉是我一生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来源:大河客户端 编辑:邱瑾

参与讨论

最新评论

    最新新闻

      大河新闻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订阅栏目

        效率阅读

      • 视频直播

        影音随行

      大河新闻App
      APP下载
      大河新闻 知己一亿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