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常识:你会排辈分吗?看看亲戚间的称呼大全!

  

  

  

  选国家已经全面放开二胎,以后更完整大家庭的出现也有了可能。那些曾经生疏一段时日的亲属称谓,也是时候重新捡起来啦!今天我们就一起过一下,千万不要让它们失传!

  首先从宗族开始。

  每个人都有一个与生俱来的身世之谜:我从哪里来?要是能把自己的血缘一直追溯到第一个猿人,应该会很过瘾。不过这念头显然不靠谱,因为人类历史长期压根就没谱。什么谱呢?家谱。

  现存家谱主要是明清民国的,时间上越往后存世越多。也就是说,只要找到家谱,一般追溯祖宗十八代到明朝没啥问题。但除了备受历朝政府关怀的曲阜孔氏,其他家族经过历史翻覆,连宋代祖先都很可疑。

  而至于网传的所谓祖宗十八代是指自己上下九代的宗族成员,还有待考证,未可尽信。不过,了解下自己上下九代如何称呼还是有必要的。

  上九代称谓:

  生己者为父母,

  父之父为祖,

  祖父之父为曾祖,

  曾祖之父为高祖,

  高祖之父为天祖,

  天祖之父为烈祖,

  烈祖之父为太祖,

  太祖之父为远祖,

  远祖之父为鼻祖。

  即:父、祖、曾、高、天、烈、太、远、鼻。

  书中说:因人怀胎,鼻先受形,故鼻祖为始祖。

  下九代称谓:

  父之子为子,

  子之子为孙,

  孙之子为曾孙,

  曾孙之子为玄孙,

  玄孙之子为来孙,

  来孙之子为晜(读kūn)孙,

  晜孙之子为仍孙,

  仍孙之子为云孙,

  云孙之子为耳孙。

  即:子、孙、曾、玄、来、晜、仍、云、耳。

  书中说:耳孙者,谓祖甚远,仅耳目闻之也。

  家庭成员及亲戚们。

  直系

  【父系】

  曾曾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

  曾曾祖母--曾祖母--祖母--父亲

  【母系】

  曾曾外祖父--曾外祖父--外祖父--母亲

  曾曾外祖母--曾外祖母--外祖母--母亲

  【晚辈】

  儿子:夫妻间男性的第一子代。

  女儿:夫妻间女性的第一子代。

  孙:夫妻间的第二子代,依性别又分孙子、孙女。有时孙子是一种不分性别的称呼。

  曾孙:夫妻间的第三子代。

  玄孙:夫妻间的第四子代。

  旁系

  【父系】

  伯:父亲的兄长,也称伯伯、伯父、大爷

  大妈:大爷的妻子

  叔:父亲的弟,也称叔叔、叔父

  婶:叔叔的妻子

  姑:父亲的姊妹,也称姑姑、姑母

  姑夫:姑姑的丈夫

  【母系】

  舅:母亲的兄弟,也称舅舅

  舅妈:舅舅的妻子

  舅:母亲的兄弟,也称舅舅

  姨:母亲的姐妹,也称阿姨、姨妈

  姨夫:姨的丈夫

  【晚辈】

  侄儿:兄弟的儿子

  侄女:兄弟的女儿

  外甥:男性称姊妹的儿子

  外甥女:男性称姊妹的女儿

  姨甥:女性称姊妹的儿子

  姨甥女:女性称姊妹的女儿

  【姻亲】

  丈夫:结婚的女人对自己伴侣的称呼

  媳妇:结婚的男人对自己伴侣的称呼

  公公:丈夫的父亲,也直称爸爸

  婆婆:丈夫的母亲,也直称妈妈

  丈人、岳父:妻子的父亲,也直称爸爸

  丈母娘、岳母:妻子的母亲,也直称妈妈

  儿媳:对儿子的妻子的称呼

  女婿:对女儿的丈夫的称呼

  嫂子:对兄长妻子的称呼

  弟妹、弟媳:对弟弟妻子的称呼

  姐夫:对姐姐丈夫的称呼

  妹夫:对妹妹丈夫的称呼

  妯娌:兄弟的妻子间互相间的称呼或合称

  连襟:姐妹的丈夫间互相间的称呼或合称,也称襟兄弟

  大姑子:对丈夫的姐姐的称呼

  小姑子:对丈夫妹妹的称呼

  大舅子:对妻子哥哥的称呼

  小舅子:对妻子弟弟的称呼

  补充:

  【九族】

  第一种说法:

  父族四:指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及其儿子、出嫁的姐妹及外甥、出嫁的女儿及外孙。

  母族三: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儿子。

  妻族二:是指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娘家。

  第二种说法:

  上自高祖、下至玄孙,直系九代。即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

  【六亲】(六种说法)

  指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亚。(《左传》)

  指父子、兄弟、夫妇。(《老子》)

  指父、母、兄、弟、妻、子女。(《汉书》)

  指父子、兄弟、从父兄弟、从祖兄弟、从曾祖兄弟、同族兄弟。(汉·贾谊《新书·六术》)

  指外祖父母、父母、姊、妹、妻兄弟之子、从母之子、女之子。(《史记·管晏列传》)

  父亲为一亲(涵括父亲方的亲戚如祖父母、叔伯、姑姑);母亲为二亲(涵括母亲方的亲戚如外祖父母、舅、姨);兄弟为三亲(涵括嫂子、弟媳);姐妹为四亲(涵括姐夫、妹夫);夫妻为五亲(涵括公婆或岳父岳母);子女为六亲(涵括媳妇、女婿)。

  以前三种最有代表性。

  来源:古文观止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来源:洛阳综合广播 编辑:凡闻

参与讨论

最新评论

    最新新闻

      大河新闻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订阅栏目

        效率阅读

      • 视频直播

        影音随行

      大河新闻App
      APP下载
      大河新闻 知己一亿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