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上顶端丨骑手界“扫地僧”张宗跃:做过健身教练、当过英语老师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丁洋涛 文图
“No pain,No gain!”(不劳则无获)这是美团骑手张宗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目前工作的总结。出生于1993年的他,不仅能飚一口流利的英语,而且体型高大匀称,张宗跃刚入职美团骑手4个月,就凭借敢于担当、勤勤恳恳的做事风格,成了年轻骑手中的榜样,广受好评。
记者在和他沟通过程中得知,在4个月前,他还是一家英语培训机构的英语幼师,而更早之前,他还做过健身教练。就像网友调侃的一样:“你永远不知道给你送外卖的小哥,私下藏着多少绝活儿。”张宗跃就扮演了外卖骑手界的“扫地僧”角色。

因“疫”而变,他从英语培训老师改当美团外卖骑手
2020年初,一场疫情打乱了不同行业、不同职业的发展轨迹,诸如电影院、酒店、线下教培行业等,都遭受重创。
在疫情开始蔓延之前,张宗跃是一名英语培训机构的老师。彼时,刚刚结婚的他,对未来生活充满了憧憬,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他所在的英语培训机构难以展开线下教育活动,一时间,刚刚组建的小家庭,收入来源锐减。
经过仔细盘算,踏实肯干的他决定到住址附近的永平路美团配送站点注册成为一名美团骑手。“一方面培训机构迟迟不能开学,另一方面,美团等平台急需人手担任骑手。”但是,起初想要做美团骑手的他,并没有得到家人的支持。
“他们害怕疫情,担心会有危险,因为当骑手,每天都要接触很多不同的人,但是我感觉做好防护就行。”为了保证家庭收入,张宗跃毅然力排众议,在注册成为了一名美团骑手。
作为一名骑手,最优先要做的就是熟悉路线。“我第一天接单上路,虽然没有老骑手带,但是对附近的路很熟悉,所以也送了不少单。从第二天开始,基本就能像老骑手一样,平均一天送到50~60单。”张宗跃说,只有熟悉配送区域的路线,对商家和用户居住小区了然于胸,才能提高配送效率。显然,对于角色转换,张宗跃很快就适应了。
而且,过了外卖配送的午高峰,他会在站点或者回家休息一段时间,随后在晚高峰来临前打开接单系统继续接单。“我一般会在晚上10点结束接单,给自己晚上留一点私人的时间,也能看看书、充充电。”
入职4个月,他已在钻研如何转型做配送站站长
从一名教英语的老师,到每天骑着电动车走街串巷的外卖骑手,张宗跃在完成角色转换的同时,对这份职业要如何规划、之后如何晋升,也有自己的理解。
据站长何建芝介绍,张宗跃不仅表达逻辑清晰、个人形象好,在工作方面,同样为人诚恳、肯吃苦、有担当。“遇事从不推脱,无论什么天气,什么样的订单,从不抱怨。一直勤勤恳恳的冲在第一线,是年轻骑手中的榜样。”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否则工作会很累。”张宗跃称,美团外卖骑手与自己之前的职业相比,虽然更需要经常“抛头露面”,但一方面工作时间相对自由,另一方面,收入水平和努力程度是成正比。“你接单,就有收入;你想偷懒,就没有收入。骑手的努力程度,从收入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也是他选择从骑手做起的重要原因。
进过4个月的磨合,张宗跃认为做美团骑手也不错,对未来的职业规划也提上日程。“现在肯定要从基础的跑外卖业务做起,之后可以一步步从做队长、副站长到站长。”张宗跃说,做人肯定不能好高骛远,但是只要肯进步、肯钻研,即使做外卖骑手,也有晋升空间。
在外卖骑手界,一个真正的顶端青年骑手应该是怎样的?面对记者的发问,张宗跃立马回复道:“那肯定是尽心尽力送好每一单的骑手,要让用户吃到热乎的饭菜,不能有破损和遗漏。”看似简单的回答背后,其实是对外卖骑手工作最高的要求:守护每一位等餐用户的外卖,让他们吃上热乎饭。
来源:大河财立方 编辑:杜一格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