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美童年、音乐润童心,郑州市惠济区甄蕾领航名师工作室举行专题研讨活动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何洪帅 通讯员 王柯

音乐是最能传递人世间对美的事物爱的表达的教育活动,是一种富有感染力的教育,为深入贯彻落实《3一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进一步提升教师音乐集体教学的设计与组织能力、音乐素养,切实提高音乐教学的实效性,郑州市惠济区甄蕾领航名师工作室第17期专题研讨聚焦音乐活动,展开现场观摩研讨。本次活动的参会成员有工作室成员、卢氏县县直幼儿园骨干教师及发展共同体幼儿园骨干教师(线上参加)、惠济区各幼儿园骨干教师等。活动由工作室成员王可老师主持。

现场观摩 悦耳动听

观摩研讨活动从观摩感受开始。第一个活动是大班音乐游戏《毛毛虫和蝴蝶》,AB式音乐结构以不同节奏和情绪特点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在活动中,孩子们用肢体语言及简单道具大胆创编毛毛虫和蝴蝶的动作,在老师引导下感受音乐之美,并和同伴合作创编动作表现音乐的情绪与节奏变化。

第二个活动是小班歌唱活动《藏起来》,孩子们用可爱稚嫩的声音模仿着小动物的叫声,在老师组织的一个个游戏中,层层递进感受歌曲、理解歌词,最后在游戏中自然歌唱,感受歌唱活动的快乐。

木头人是小班孩子最熟悉和喜爱的游戏之一。第三个小班韵律活动《狐狸和石头》以游戏开场,老师引导着孩子感受音乐节拍与节奏,在游戏情境中用身体韵律表现音乐情绪,体验到音乐的快乐。

回顾目标、自评获新知

三位教师从各自执教音乐活动的设计与目标、幼儿的兴趣与参与度、幼儿的经验提升、教师的提问与回应、环节的层层递进,针对课例进行了详细的反思。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其困。相信在老师们不断地反思中能精准剖析、梳理经验、归纳提升,进一步清晰音乐领域的核心经验。

研有所得,评有所获

在评课环节,老师们对于奥尔夫音乐运用到音乐游戏中的疑惑提出问题,针对音乐游戏中幼儿的表现表达、教具的使用提出改进的建议,指向音乐游戏下的目标界定。兰老师又针对老师们的困惑答疑解惑,消除了大家的疑虑。

在研中思、学、磨,匠心思考,收获成长。通过此次音乐领域观摩研讨活动,教师对于音乐领域的活动分类、目标定位、活动流程、活动组织形式、教学具使用等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促使自身的音乐领域得到不断提升。

基于音乐核心经验的专题讲座

音乐是听觉系统的一种艺术享受,工作室导师兰芳老师带领大家一一剖析活动中的“核心要点”。兰老师通过现场音乐活动的点评,分别从歌唱活动、音乐游戏、韵律活动、打击乐活动四个类型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带领着老师们亲身体验歌唱与韵律活动。

歌唱活动的选材与设计,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充分的感知音乐,就需要老师的清唱去传递给孩子们音乐元素;从练声开始,让孩子们做好充足的嗓音准备,理解歌词、熟悉旋律,尝试歌唱时要注意歌词、旋律等重要音乐元素,都要在歌唱活动中潜移默化的渗透。音乐游戏的规则意识,规则要紧扣音乐元素,在游戏中感知音乐,表现音乐;韵律活动中最重要的是音乐的节拍与节奏;打击乐活动如何层层递进去培养演奏常规,让孩子们从徒手拍节奏过渡到使用打击乐器演奏。老师们要多听音乐,分析乐曲,使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引导孩子们去欣赏感受,表现创造。

总结 展望 期待 迎接

活动最后,工作室主持人甄蕾感谢导师的引领,她总结到:感谢现场执教老师的精心准备,让我们感受到不同类型的音乐活动;感谢兰老师带着我们又一次感受音乐的魅力,在兰老师的带领下,让我们对音乐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知,音乐活动就应该回归音乐本质。希望全体成员能够在实践中反思,总结经验,带着新的思考再出发,提高自身音乐素养,优化音乐教学活动质量,用更多优美的、适宜的音乐浸润和净化孩子们的心灵,让孩子们在音乐中感受到快乐。

教育是永远不完美的艺术,是一项无止境的工程,而教师的成长是一项负重前行的修炼过程。积土为山,积水为海,工作室全体成员将继续深入研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静心沉淀,砥砺前行!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刘斌

参与讨论

最新评论

    最新新闻

      大河新闻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订阅栏目

        效率阅读

      • 视频直播

        影音随行

      大河新闻App
      APP下载
      大河新闻 知己一亿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