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共筑小康梦美丽乡村入画来 ——濮阳县奋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纪实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谷武民韩振峰/文通讯员赵少辉/摄影

秋高气爽,丰收在望。

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一条条大道宽阔整洁,一栋栋别墅错落有致,办公楼、学校、医院应有尽有,文化舞台、休闲广场、人工湖配套齐备,商业街、超市、宾馆、酒店一应俱全;濮阳县渠村乡公西集村,水、树、房、园、路错落有致,厚重的儒家文化和独特的黄河风情相映成趣,将陶渊明笔下“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理想家园化为现实;濮阳县五星乡葛邱村,高大的国槐贴心地为小路铺满绿荫,柔美的月季沿小桥流水挥洒色彩,十二生肖造型的苗木与木摇椅、攀爬城相映成趣,勾勒出远离喧嚣的休闲景观……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穿行于濮阳县千里平畴,白墙黛瓦、飞檐翘脊、绿树绕村、碧水流淌的美景俯拾皆是。伴着一片片欢声笑语,居民正乘着生态振兴之势,奋力描绘着美丽家园、美好生活新愿景,很多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呈现出五彩斑斓、生机勃勃的新景象。

美了乡村,富了乡亲。近年来,濮阳县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高擎生态文明大旗,积极开局起步,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生态振兴的关键抓手,以生态环境保护、农村环境治理、村庄环境美化、绿色产品生产为重点,推动乡村由“一处美”向“处处美”、“一时美”向“持续美”、“外在美”向“内在美”转变,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实现了“满目秀色看不尽、田园美景入画来”的目标。

立意酝酿蝶变新生

风涌黄河岸,潮起龙乡边。公西集村位于渠村乡政府南4.2公里处,东靠黄河,风光优美,又是先贤公西华的故乡,文化底蕴深厚。然而,由于位置偏僻、缺少规划,村子一直“藏在深山人未识”。

从昔日的“小不点”到如今的“白富美”,“颜值”“气质”俱佳,这个村子的嬗变正是该乡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面镜子。

近年来,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该村因地制宜、规划先行,本着“保护生态,突出乡野”“挖掘整合,突出文化”的原则,对村内人文、历史、民宿、自然等要素进行“梳洗”“打扮”。今年“五一”期间,“黄河鱼汤节”吸引了10余万名游客,该村成为名副其实的“濮阳五彩黄河第一村”。

不能在没有规划的地方搞乡村振兴,更不能搞没有规划的乡村振兴。对此,濮阳县决策者深明其因、深谙其理,一场从上至下的学习、参观、讨论热潮兴起。该县各级领导分赴各乡镇,既看先进典型,又看落后村庄,通过“解剖麻雀”,发现问题、汇智聚力、总结经验,探寻符合实际的乡村振兴路径。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濮阳县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撬动“三农”发展的重中之重,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目标引领,聘请北京、上海等国内一流设计企业,进行高规格规划设计,深入挖掘农村蕴藏的深厚底蕴和文化内涵,着力打造“三纵三横”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带。

模仿只会被超越,特色才能经得住岁月洗礼。为此,濮阳县在科学把握乡村差异和特点的基础上,不求大不求洋,不搞大拆大建,不搞“一刀切”,以保留乡村原有风貌、留住乡愁为行动指南,因地制宜、统筹发展,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着力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发展格局。

同时,为扎实推进美丽乡村落地见效、开花结果,该县将美丽乡村建设纳入党政“一把手”工程,层层传导责任和压力,强力推进工作路线图和时间表,建立健全联席会议,专项管理和考核等一系列制度,明确要求16个成员单位对口管理,各负自责、严格考核,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

绘形勾勒悠悠乡愁

建画里乡村,留梦里乡愁。傍晚时分,走进濮阳县清河头乡桃园村,映入眼帘的是浓得化不开的绿,金叶女贞、石楠等景观树错落有致、韵味无穷,白墙灰瓦间的彩绘诉说着浓浓的乡愁,如诗般描述的美景在这里呈现。

这样宛如江南田园风情图的村庄,在濮阳县已星罗棋布。近年来,该县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作为推进美丽乡村振兴的一场硬仗,深入开展垃圾、污水、厕所整治行动,加快“四美乡村”“五美庭院”建设,掀起了一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乡村大扫除”,使许多昔日破败的村落华丽转身。

天蓝、地净、水清,绘就美丽乡村建设的底色。

美丽乡村建设,首先要从撕掉“脏乱差”的标签开始。围绕“垃圾去哪里”的问题,该县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推动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全县农村环卫保洁市场化、专业化、标准化运作,高标准解决了农村的垃圾、污水问题,为美丽乡村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此基础上,该县大力整合各方面资源,重点推进示范村建设。补齐污水管网、安全饮水、卫生改厕、弱电入地等公共基础设施,达到通、净、绿、亮、文的新农村建设标准。同时,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结合不同村庄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人文民俗等特点,对主要街道、公共服务设施、重要部位等进行高标准提升,不断满足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品质生活需求。

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是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在要求。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基础上,濮阳县美丽乡村建设更注重挖掘内涵,体现乡土特色,传承文化记忆。

走进马白邱村,一排排农家小楼渐次映入眼帘。村容村貌的规划设计本着整体性、生态性、乡土性的原则,在充分尊重原有建筑风格的基础上,重新赋予了白墙黛瓦、镂空雕花等建筑元素,不仅传承了中式建筑的神韵,也吸收了本地的建筑色彩与风格,似一幅泼墨山水画。临街墙上装饰着以扶老携幼、邻里和睦等内容为主题的墙绘,一步一景,让人情不自禁驻足观赏。这些墙绘体现了村民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村一图,一村一品,乡村厚土的原生性、鲜活性在濮阳县得以保留。人文、历史、民俗、自然等要素成为就地取材的资源,提升农村文化品位;生态宜居契合古生格局,承载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景。

赋神激活绿色动能

如何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让广大群众共享绿色红利?经过多年追寻,濮阳县找到了答案——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同步布局特色产业,让农村宜居宜业又宜游。

濮阳县王称堌镇辛庄村就已尝到了甜头。早上8时,辛庄村北,纵横交错的田垄被分割成整齐的方块,一个个十亩见方的鱼塘,在秋日暖阳的照耀下浮光跃金、波光粼粼。

可是,谁能想到4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垃圾丛生的废旧坑塘。辛庄村居黄河之畔,黄河水资源丰富,盐碱地、低洼废弃地多,废弃坑塘也多。2016年3月,该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充分发挥黄河水资源优势,高标准打造万亩水产养殖示范园项目,从北京聘请专家编制总体规划,先后引进郑州、江苏等地专业水产养殖公司。目前,一期投资7000多万元、面积2000多亩的水产种养基地,已成为豫北最大的水产养殖基地,年产值8000多万元,净利润1000多万元。

“‘鱼生财,水转运’,老话说得一点不错!种啥啥不行的荒地、洼地,如今却成了俺们的‘金疙瘩’。让这鱼可劲儿地游吧,它越游俺们的日子越好过。”当地一位村民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兴业富民,始终是濮阳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濮阳县政府主要负责人说。近年来,该县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方向,以农业结构调整为重点,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为纽带,促进现代农业、农副产品深加工、餐饮、休闲娱乐、观光旅游等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了产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同步推进。同时,大力实施扶贫攻坚战略,通过财政投入、政策扶持、技术培训、就业创业输血、造血,推动贫困村发展特色产业、打造特色品牌、增加农民收入。

步履向前,美丽乡村建设这场长跑仍将继续;翘首以待,一个环境美、产业旺、乡风淳的濮阳县正将“良田美池、阡陌交通、屋舍俨然”的乡村美景变为现实,散发出迷人的风采。

来源:大河报 编辑:何韵莹

参与讨论

最新评论

    最新新闻

      大河新闻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订阅栏目

        效率阅读

      • 视频直播

        影音随行

      大河新闻App
      APP下载
      大河新闻 知己一亿人
      返回顶部